Information

北京开放大学教职工大会工作报告

2017年05月19日 17:37:24

发布者: 点击:

凝心聚力抢抓机遇深化改革彰显特色

加快建设“国内一流、首都人民满意”的新型大学

——在中国共产党北京开放大学党员大会上的报告

(草稿)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北京开放大学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审议。

本次党员大会是在全校上下齐心协力,全面深化综合改革,谋求转型跨跃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贯彻落实市委要求部署,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面向未来、抢抓机遇,深化改革、开拓创新,从严从实抓党建,凝心聚力谋发展,为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首都人民满意的新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一、主要工作回顾

自2005年5月党员大会召开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的正确领导下,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和依靠全校教职员工,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适应北京城市功能定位和市民多样化学习需求,努力探索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整合优质资源,实施开放教育的特色发展道路。

十二年来,我们既体验了作为全市规模最大的大学的光荣与辉煌,也经历了学历补偿教育使命基本完成后转型发展的阵痛与迷茫。但是,我们从未轻言放弃。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新型开放大学的办学思路逐步清晰,办学能力得到增强,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办学空间不断拓展,校园文化更加和谐,呈现出团结务实、奋进向上的积极态势。

(一)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牢牢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

十二年来,主要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近两年以来,学校党委主动适应“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落实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推动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1.发挥党委核心作用,建设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以思想建设为先导,以制度规矩为基础,以能力建设为主线,着力打造团结进取、坚强有力、清正廉明的领导集体。加强思想建设,积极探索建立新形势下党委领导班子理论学习的长效机制。严格党的政治生活,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坚持批评和自我批评,查摆自身问题,分析问题原因,制定整改清单,接受民主监督。认真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进一步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每位班子成员切实履行“一岗双责”,以“严”的精神改进工作作风,以“实”的干劲抓好发展任务,班子的公信力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2016年度学校班子综合考核测评排名一跃位居32家参评教育单位中的第11位。

2.总结成人学生思政工作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学校党委结合远程教育和成人在职学习的特点,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成人学生素质教育工作中,以思想道德素质为重点,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为途径,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紧密结合,形成了“学校、教师、班级管理、学生自我教育”四位一体工作体系,提高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学校以制度规范教师的师德和教学行为,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以严谨、坦诚、认真的态度对待学习和工作,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开展了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的英语才艺大赛、工商管理案例设计大赛、广告设计大赛等学生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建立首个成人学生会组织,开展了“五月鲜花”演唱会、践行“北京精神”文艺演出等文体活动,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设立“吴晗奖学金”、“红牛奖学金”、“燕京啤酒宏志教育基金”、“燕京啤酒助学金”、“北京银行奖学金”、“华夏银行奖学金”等八种奖助学金,帮助和鼓励学生勤奋学习,努力成才。

3.坚持党管干部和人才,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党管干部”,突出“忠诚、干净、担当”的用人导向。坚持“靠实绩、凭才干、重民意、按程序”的要求,民主、公开、竞争、择优选聘处级干部。加强干部教育,不断提高干部综合素质和能力。严格执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不断完善民主测评和考核机制,构建从严管理和监督干部的长效机制。坚持“党管人才”,加强对人才工作的统筹领导,推出“人才强校”战略实施意见及配套制度,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师德一票否决,把握教师选用、聘任的政治导向。坚持“以人为本”,在办公用房调整中优先保障一线教师,为教师潜心教育教学提供便利。在2016年的全员聘任中,干部以外的140名教职工提高了岗位等级待遇,占到处级干部以外人员总数的60%。在生源下滑,财务状况窘迫的情况下,想方设法开源节流保障教职工的收入水平。

4.抓实支部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突出“学”、“做”、“改”结合相结合,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结合学校实际优化党支部设置,加强党支部书记培训,试行党支部书记党建述职评议,督促支部书记履职尽责抓好党建工作。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从严规范组织生活,鼓励创新活动方式,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4名党员荣获“北京高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或创先争优奖励,2个党支部分别荣获北京高校基层党支部活动创新奖和创先争优奖励。党员培养发展工作有序推进,目前学校在职教职工总数?人,其中党员?人,占?%;专任教师?人,其中党员?人,占?%;35岁以下青年教师?人,占?%,党员队伍的整体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5.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风气。为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的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规矩意识,为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风气,相继出台了《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的实施办法》、《关于践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实施办法》、《关于对党员干部提醒、约谈、函询和诫勉的实施办法(试行)》等50余项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内控制度,健全了签字背书、全程记实、述责述廉等机制,干部因公出国(境)实行前、后双公示制度,回国书面报告制度。针对市委党风廉政建设检查反馈问题,学校党委诚恳接受、照单全收,狠抓整改、绝不含糊。先后3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了5个方面、18项整改措施,不断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体系,做到将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把全面从严治党体现在日常监督、日常管理中,让权力在制度框架内运行。

6.加强群团统战工作,凝聚各方力量促进改革发展。加强统战工作,重视党外代表人士的培养、选拔和使用。通过邀请他们参加民主测评、座谈会、个别访谈等多种形式,拓宽党外代表人士献言献策渠道,充分发挥他们在学校教学、管理、科研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重视、关心和支持离退休工作,落实老同志政治、生活待遇,做好离退休教职工的服务工作。充分听取老同志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为离退休教职工发挥独特优势与作用搭建平台。认真落实上级有关离休人员待遇的政策,建立校内共享机制,让离退休教职工共享学校发展成果。加强教代会、工会工作。发挥教代会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作用,推动党务公开和校务公开,保障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加强领导,支持工会依法开展活动,凝聚职工服务职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发挥好共青团联系青年、凝聚青年的作用,为青年教职工成长成才搭建平台。

(二)加强领导谋划,推动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学校党委始终把抓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推动学校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

1.积极探索新型大学建设引领发展新航向。党委认真履行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积极探索新型大学的建设。2012年6月,经教育部批复同意,学校更名为北京开放大学,成为全国首批1+5所“探索开放大学建设模式”试点项目单位之一。7月31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人民大会堂为学校揭牌。

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推进新型开放大学改革发展。推进制定大学章程,为办学自主权的法律化、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提高办学效益奠定了基础;推进制定“十三五”战略发展规划,明确未来五年学校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发展战略、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经过不断的努力,办学思路逐步清晰,办学特色更加鲜明,教学和管理制度逐步完善,自主办学能力日益增强。2016年6月,经北京市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校获得学士学位权,成功解决了困扰学校多年的办学自主权难题,实现了事业发展的新跨越。2017年1月,针对学校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党委出台1号文件,对深化学校改革提出指导意见。今年5月4日,市委常委、市教工委书记林克庆同志来校调研,进一步明确了学校改革发展的方向。

2. 持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牢固树立人才培养在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持续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坚持面向地方、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多形式、多层次、多功能办学,为首都最广泛的社会群体提供教育机会。建立健全基层教学单位建设与管理制度,实施准入退出制度,建立激励机制,开展办学质量评价,不断规范办学行为,确保办学质量。实施《示范性基层教学单位后续建设与推进》项目,建成7所“全国示范性基层电大”。提请市教委制发了《关于北京开放大学区县分校建设工作的意见》,并出台配套制度文件促进办学系统转型。2006以来,开放教育累计招生?万余人,共培养本专科毕业生近?万人;中专、统招高等教育培养人才近7万人,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应用型的专门人才。

3.结合校情培育开放教育研究的特色与优势。结合学校转型实践,重点开展远程开放教育特色研究。2006年以来,获得49项省部级以上课题立项,获得教学与科研成果奖46项(其中省部级以上9项),获评市级精品教材6部,有4门课程被评为网络教育类国家精品课程,12部作品在全国优秀教育电视节目评比中获奖,6部作品获“视友杯”中国高校电视奖。学校的《学报》连续4年入选《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经批准更名为专业类期刊《开放学习研究》。与新媒体联盟合作连续?年推出《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地平线报告》中文版;多次成功承办远程教育系列专题国际会议,学校在国内外同行中的学术影响力得到提升。

4. 服务学习型城市建设打造市民终身教育亮丽名片。在市教委支持下,先后创办“北京学习型城市网”、“北京市民终身学习网”(“京学网”),被北京市建设学习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授予“首都市民学习品牌”称号。实施“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来京务工人员技能培训”、“为北京高校和相关企事业单位培养安保大学生计划”,以及多个小学教师、幼儿园教师培训等多个项目,累计培训达到???万人次以上。与北京市妇女联合会合作,共建了服务首都各年龄阶段、各社会阶层、各文化水平层次、各类职业女性的终身学习平台;北京市社区教育指导中心落户我校。

5.适应新型大学建设要求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1名教师获得北京高校“育人标兵”称号,3名教师获得北京市教育系统师德先进个人称号;?人获“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人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1个教学团队被评为首都教育先锋先进集体;多名教师在北京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中获奖。取得副高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自主评议权,教师高级岗位占教师总人数的比例由35%提高到50%,正副高之比由1:7提高到1:3,为教师专业成长拓展了空间。

6. 规范管理改善办学设施环境提升保障水平。加大信息化基础建设投入,结合国开业务、自主业务发展需要,开发优化各级各类教育教学平台,形成了具有远程开放教育特色的在线教学环境。财务及项目管理进一步规范,推进后勤管理社会化专业化,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得到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明显提升。校园环境和职工办公环境得到改善,基本形成西直门、皂君庙、白塔庵三个校区综合布局、分工使用的合理结构。“平安校园”创建通过验收,为事业发展营造了安全稳定和谐文明的环境。

同志们,回首过去,十二年的发展道路是不平凡的,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离不开市委、市政府和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学校各级党组织、全体党员和广大师生员工的努力奋斗,离不开学校老领导、老同志的关心与支持。今天的发展凝聚了全体共产党员和全校教职员工的智慧、心血和汗水,得到了全体离退休老同志的关心、理解与支持。借此机会,我代表学校党委向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学校的工作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广大教职工的期待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自主办学能力较弱,缺少创新务实的推进机制保障,对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及时有效的应对;专业布局不够合理,专业、课程、资源建设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尚未形成拿得出叫得响的优势自主特色专业;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还比较薄弱,非学历继续教育未形成规模和品牌优势;系统功能整合和合作机制等方面的有效性仍显不足,系统建设的凝聚力与事业发展的引领能力等方面亟待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相对滞后,有的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有的领导干部攻坚克难、勇于担当的精神还显不足。对此,我们必须正视问题,直面现实,以高度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以改进和解决。

总结过去十二年的工作,我们深刻地体会到:

——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将学校的未来放在服务首都城市功能定位、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来谋划,学校的各项事业才能实现新跨跃,迈向新高峰。只有始终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形成团结一心、奋发有为的党政领导班子,才能有效发挥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统揽全局,把握方向、抓住机遇、谋划发展。只有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政治核心、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才能形成全校上下凝心聚力抓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必须坚定不移地谋求特色发展。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坚持与普通高校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坚持“学有所教、有教无类”的办学新理念,坚持以学历教育为基础,以社会教育培训为主体,以建设优质网络教育资源为核心,以打造终身学习平台和学分银行为途径,以提供优质学习支持服务为重点,以服务市民终身学习为特色的办学思路。围绕首都功能定位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积极推进终身教育的供给侧改革,积极探索体现特色办学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推动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和谐发展,走出一条具有开放教育特色的内涵发展之路。

——必须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创新。只有勇于开拓才能开创学校事业发展的新局面。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坚持与时俱进,深化改革实践,创新发展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保持学校事业发展的生机和活力,不断实现学校新的突破和跨越。

——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群众路线。教职工是学校事业发展的根本力量,只有充分发挥教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才能不断把事业推向前进。大力弘扬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优良作风,充分发挥教职工的主人翁精神,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民意,真正从师生员工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必须坚定不移地汇聚系统力量。坚持以“事业共同体、感情共同体、利益共同体”为目标,创新工作方法与载体,完善办学网络体系,提升系统办学实力,凝聚系统共识和力量,构建共有精神家园,引领推动全市办学系统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今后五年工作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北京市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对构建终身教育服务体系提出明确要求。北京市学习型城市建设行动计划赋予我校在北京市社区教育、学分银行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使命。学校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未来五年我们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今后五年工作的奋斗目标和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的要求和部署,全面从严管党治党,增强办学治校能力,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发展,保障学校“十三五”战略规划目标落实,秉承“学有所教,有教无类”的办学理念,发挥远程开放办学优势,聚合优质教育资源,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服务市民多样化学习需求,努力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首都人民满意的新型大学”。

同志们,北京开放大学建设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和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我们既不能浮躁,也不能等待;既要看到困难,更要充满信心;既要看重结果,更要重视过程。要实现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需要全校上下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努力克服转型期的种种困难,在变化的环境中聚焦重点、狠抓落实。为此,必须进一步明确重点任务,强化主要措施。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是:

(一)压实治党管党责任,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学校改革发展、实现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

一是加强思想教育,以思想的新境界引领发展的新实践。始终把思想教育作为第一位的任务,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坚持用党章党规规范党组织和党员行为,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思践悟、知行合一,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做到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完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支部“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优良学风,加强新型大学办学规律的研究,以思想上的新境界引领事业发展的新实践。

二是抓实干部工作,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民主集中制,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工作流程,推进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同心同德、共谋发展。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增强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办学治校的能力,建设信念坚定、务实担当、团结协作、清正廉洁、群众信赖的领导集体。完善处级干部教育、培训、选拔、考核和监督制度,既要严格教育管理,又要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强化正向激励,构建推动干部勤勉干事、担当干事、激情干事的动力机制,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营造“尚实干、勇作为、敢担当”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表率作用。

三是加强支部建设,激发基层组织的创新活力。把党支部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本建设,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充分发挥党支部教育管理党员的主体作用。加强党支部班子建设,选好配强党支部书记。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健全党员民主评议等制度,加强教育引导,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服务改革、服务发展为重点,开展创新型、服务型党支部建设,创新基层党组织生活的内容和方式,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提升服务学校科学发展、服务师生成长成才、服务首都城市建设的能力。

四是坚持民主治校,群策群力共谋发展。坚持师生为本、依法治校、民主管理的方针,进一步激发教职工建设开放大学的责任感、归属感、荣誉感,汇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共同推进学校事业更好更快发展。健全党内民主制度,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以党内民主带动和促进学校民主政治建设。结合校院两级管理改革,建立完善党员、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机制,健全党务、校务、信息公开工作,保障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坚持校领导接待日制度,校领导联系基层、联系群众制度,构建领导班子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深入教学科研一线,倾听师生员工的心声,努力把广大职工的期待变成我们的行动。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教职工在学校民主管理、科学决策和促进学校改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对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领导,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加强统战工作,发挥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作用。建立定期向离退休老同志通报工作制度,发挥其积极作用。

五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贯彻落实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关于反腐倡廉建设的新思想、新要求、新举措,科学谋划和有序推进符合学校改革发展长远目标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党员干部政治纪律、法规法纪和党性党风教育,努力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强化党委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主体责任,切实落实纪委的组织协调、监督检查职能。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坚定不移反对腐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按照“一岗双责”要求,将反腐倡廉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深化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增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推进勤政廉政的校园文化建设。

(二)落实办学治校要求,“一五一十”推进转型发展

紧紧围绕由广播电视大学向新型开放大学转型发展这一条主线,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开放兴校”三大发展战略和建设“智慧校园”、“和谐校园”这五个着力点;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个核心,重点实施“教学品质提升”等十项工程(简称“一五一十”工程)。要实现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需要全校上下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努力克服转型期的种种困难,在变化的环境中聚焦重点、狠抓落实。为此,必须进一步明确重点任务,强化主要措施。

一是实施教学品质提升工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实施质量立校战略。牢固树立质量是学校生存发展生命线的观念。创建和发展富有激励性的在线学习制度与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引导学习者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行为习惯,促进学习者专业实践能力的发展。

实施教学品质提升工程。围绕北京市民民生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形成以北京城市服务为主体,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初显的应用性学科专业体系。建立专业评价指标体系和动态的学科专业调整机制。进一步凝练特色,提升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形成品牌特色专业。通过吸收引进、借鉴利用、自主开发等多种途径,建成满足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的优质课程资源,初步形成分层分类、互通立交、适应学分制发展和多层次人才培养需要的特色课程体系。形成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针对教学业务流程及学生服务质量,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探索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相融通的机制。积极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与共享,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积极开展社区教育,推进终身教育学习平台建设。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完善“有支持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让学习者能够有效获得实现自身职业发展理想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进一步增强奖学金的激励作用,培养一大批思想上进、品学兼优、身心健康的高素质学生,为全体学生树立榜样。逐步扩大助学金的覆盖范围,向特殊需求群体和困难学生延伸。

稳定学历继续教育办学规模,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稳定国家开放大学北京分部在读学生人数4万左右。到2020年,争取自主开办专业在读学生人数达到1万人左右;在全系统组织各类非学历教育培训达到1000万人次。显著增加首都市民终身学习与社区教育覆盖人群,进一步拓展电视中专和对外汉语教育的招生规模。未来五年,建成若干个在北京市有影响的特色专业,建立以课程为单元的学科专业和证书体系,促进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建设完善100门优质网络课程,建立10个有重要影响的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学习者评价和毕业生用人单位评价都具有较高满意度。

二是实施管理制度建设工程,完善现代大学制度。

以促进转型发展为主线,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优化配置各类办学要素为保障,进一步增强开放办学理念,着力破除妨碍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完善学院自主运行机制障碍,探索建设具有首都特色和开放教育特点的现代大学制度。

实施管理制度建设工程。全面梳理学校管理制度,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逐步完善学校自主办学、特色发展、绩效导向、自我约束的制度框架。完善多方咨询,民主决策机制,建立由政府、行业企业、办学系统组成的理事会,广泛吸引社会资源积极参与开放大学办学。探索发挥系统办学优势的运行管理机制。健全民主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学位评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质量保证委员会等相关机构,切实发挥各委员会作用,提高民主办学和科学办学水平。

探索建立具有开放教育特色的教师分类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创新教师岗位职责分类、专业标准和教学能力发展服务,完善相应的考评制度和职务评聘办法。探索具有激励性的员工薪酬制度,建立收入水平与学校事业发展同步增长的机制和以注重质量和数量绩效为导向的评价机制和奖励制度。

依据开放大学事业发展、特色建设和学术建设的需求,创建具有规范性和激励性的课题管理、成果推广和表彰奖励制度。

三是实施人才队伍建设工程,筑牢创新发展根基。

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牢固树立人才是学校第一核心竞争力的理念。以学科专业建设需求为导向,以培养教学业务精良的学科专业带头人,崇尚奉献、追求质量的教学、技术和科研骨干为重点,着力加强专业规划与招生、开放教学、技术应用、教学管理和学习支持等五支专业队伍的建设。创新人才引进、培养、管理和使用机制,吸引社会有实践业绩的专门人才以专职或兼职的方式为学校工作,努力打造一支专兼结合、专业素质优良、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具有国际视野的开放大学专业队伍。

实施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围绕课程建设和学生自主学习需要,加快建成一支适应开放教育特点、擅长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重点在课程设计、资源开发、学习咨询和教学组织等方面,通过招聘、引进、培养、培训等方式,发现和培养一大批各有所专、能提供高质量远程教学的教师。强化对教学团队的培育,探索建立团队岗位设置和绩效考核管理机制。创新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管理考核机制,引进有学术背景的高水平管理人才,推进管理干部国内外高校挂职锻炼和培训力度,形成一支具有开拓创新能力、能打硬仗、具有实践业绩和员工认可的管理干部队伍。加强教师的师德修养和职业生涯指导。进一步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和参加行业企业实践的管理制度,形成包括教师学历进修、学术研修、教学实践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提高等全方位培训体系,全面提升教师应用信息化手段创建高质量教学的专业能力。鼓励青年教师承担具有挑战性的实践创新任务,完成课程教学实践创新、专题学术研究、企业实践挂职、国内外高水平进修等工作。

“十三五”期间,培养和引进5名左右国内知名学科带头人或教学名师;培养和引进10名左右专业领军人物;培养和引进50名左右具有创新意识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博士骨干人才。

四是实施科研能力培育工程,形成科研优势与特色

聚焦学校发展需要,提升科研水平。整合开放大学系统的科研力量,结合落实学校发展规划需要设立专项研究基金,支持结合开拓业务、改进工作所需要的课题研究,为增强学校的办学实力提供全方位的创新引领和智力支持。提高科研管理水平和效率,使学校的科研综合实力在全国开放大学系统中处于一流水平。

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搭建科研发展平台。加强与国内外相关专业教育机构、科研机构合作,加强与具有国际水平创新能力和社会影响力的企业合作,搭建基于教育大数据的市级“互联网+教育”研究平台和远程教育创新中心。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打造学术与研发基地。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共建博士后工作站,为学校培养高水平学术带头人。

结合学校发展需要,举办有国际影响力的开放学习学术会议。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组成《开放学习研究》编委会,培育和传播我校实践创新与学术研究的新成果,建立与国内外开放学习实践创新与学术研究领域的合作,不断提高办刊质量水平、扩大学术影响力。

“十三五”期间,争取获得100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争取建立“首都终身教育研究基地”与“远程教育与开放教育资源中心”等2个市级科研平台,争取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项,在技术促进教学创新和探索人才培养特色等方面获得北京市级及以上教育教学成果奖。《开放学习研究》争取成为全国教育核心期刊,学术影响力位于全国远程教育及成人教育界前列。“十三五”末期,争取校外科研项目年度到账经费达到1000万元。联合国内外知名高校与一流科技创新企业建立专业硕士培养基地和博士后工作站。

五是实施办学系统凝聚工程,打造事业共同体。

探索与教学单位合作办学,建立平台共搭、资源共建、队伍共用、人才共育、成果共享的开放教育运行管理和学习服务机制。

进一步完善以北京开放大学及各级办学单位为主体,校企合作与校际合作办学为依托、政府机构和社会组织购买教育服务为支撑、其他办学形式为补充,融中专、专科、本科等学历继续教育、社区教育、职业培训、终身学习服务于一体的开放、合作的办学系统,建立“事业共同体、感情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加强学习中心建设,调整办学模式,完善服务功能。

以区域化行政管理、业务分工协作为基础,形成遍布城乡的学习网络,满足不同学习者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要。进一步增强系统的协同发展、特色互补优势。面向办学系统开展教学研究、骨干培训、校长论坛、高级研修、课程资源建设、学习交流考察等活动,提升系统办学的综合能力。

北京开放大学与系统各办学单位要实现高速、安全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全覆盖,统一课程资源、统一教学管理、统一在线平台、统一考核评价,以保证教育教学质量。依托办学系统,逐步推动开放教育服务向街道乡镇和城乡居民社区以及百姓家庭的拓展延伸,为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并举和融通提供途径和保障。

六是实施开放办学拓展工程,激发办学活力。

牢固树立开放办学是学校发展第一要务的观念,树立全面开放办学的价值定位与观念。充分发挥首都人才、智力、科研、区位等方面的优势,聚合京津冀优质学习资源和教育人才,集成政府、国内外各类教育机构、行业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大力发展学校针对社会需求开展专业规划和课程建设、实施高质量教学的核心竞争力。多种方式开展国际合作和交流,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经验,在引进和实施国际合作项目中,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掌握国际教育质量标准和本土创新实践能力的教学科研团队。

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包括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等领域。建设开放、共享的终身学习数字化网络平台——“京学网”,为市民提供公益性的开放学习服务,打造全市互联的智能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

充分利用首都区位优势和国际交往中心地位,以及学校已有国内外合作办学渠道和成果,继续加强与国内外远程教育机构、行业企业、社会组织间的交流,积极探索协同办学、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多种形式的合作机制,促进学校跨越式发展。

积极响应《北京市学习型城市建设行动计划(2016—2020年)》,认真履行社区教育指导中心职能。统筹全市各区社区学院(社区教育中心)、社区学校力量,加强资源整合和业务指导,建设100个市级“市民终身学习示范基地”,带动周边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单位的建设,构建1.5公里“市民终身学习圈”,提供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学习服务。实施“互联网+社会教育+社工人才培养”系统工程,与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北京市社会办共同建立北京开放大学社会学院。

积极配合北京市政府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面向就业市场、依托企业、社会化、多层次的职工教育体系。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开展全方位的合作办学,引进课程、专业、师资、技术等方面的优质资源,满足学生多样化、多途径获取知识的选择。深入开展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充分发挥行业特色优势和职业资源优势,开展职业培训合作。开辟国际远程汉语学历教育与在线汉语学习服务的国际市场。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积极与天津广播电视大学、河北广播电视大学签订京津冀远程开放教育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并逐步推进业务合作,创造共赢共建共享的合作机制。

适应全民终身学习需求,不断拓展开放大学办学功能,为学习者学习成果转换提供便利服务。积极响应《北京市学习型城市建设行动计划(2016—2020年)》,组建北京市市级学分银行管理中心、学分银行网上服务中心,构建学习成果认证体系,制定学分转换标准,主动沟通高校、行业、企业和用人单位,推进不同类型学习成果互认。

七是实施业务平台融通工程,提高管理服务效率。

不断完善业务应用系统建设,整合数据信息资源,建立数据全流程管理和共享机制,显著提高教育教学的管理服务信息化水平。以“方便学生,提高教学;方便管理,提高服务”为指导,实施业务平台融通工程。

以构建SOA架构的开放大学信息系统为目标,保证对现有信息应用系统的运维和升级,并能够平稳过渡到新业务平台。 完善学校内外门户网站,建成以信息发布为主要功能的网站群。基本建成移动端入口,打造移动校园应用。完善统一身份认证,实现多业务平台的一站式登录。强化对课程资源、学生信息、教师信息、教学运行、质量评价、行政办公信息等综合管理,实现学校的日常管理和教育活动可监测、可分析、可调控,提高服务水平和管理效率,规范网上教学和学习行为。

对现有在线学习平台、形成性考核平台和终结性考试平台进行必要升级,实现与国家开放大学教学和管理系统的对接。融通学习平台、教学教务管理平台、学习支持系统、考试系统和图书馆系统,建立移动应用接口,实现多种终端访问。

八是实施智慧学习环境建设工程,做强在线教育特色。

突出在线教育特点,突出互联网大学优势,突出现代信息技术支撑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特色,大力加强智慧型校园建设与应用。到2020年,基本建成满足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融合发展的智慧校园。

以“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需求引导,突出实效”为指导,实施智慧学习环境建设工程。

以构建便捷、适用、性能稳定的智慧化学习环境为目标,初步建成学校智慧校园和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完成城域校园网改造,建成无线网。确保教学应用系统安全可靠运行,满足大规模数据处理需要,建成绿色数据中心。实现远程双向高清视频和互动教学。建设可多种终端访问的数字图书馆,扩充教育资源。建设虚拟实验室,形成可供学习者多样化选择的虚拟实验、实习和实践环境。建设远程学习服务中心,配备与在线学习学生规模相适应的场所和设备,满足咨询、答疑等即时服务需要。完成主要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工作。着手建立市民终身学习个人档案,开通个人网络学习空间,及时发布课程开设、专业设置、学习方式、评价标准、招生信息等内容。实现学生注册、学习、交流、答疑、测验、考试等一站式在线服务。初步建成智慧终身学习支撑环境,满足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在线学习需求。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提高职工队伍全员信息技术素养,建立一支具有较高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技术队伍。

九是实施校园文化弘扬工程,凝练“北开精神”。

努力建设内容丰富多彩、格调健康向上,充满生机活力、具有鲜明特色的开放大学文化。总结已有办学经验和优良传统,宣传解读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好学力行,弘毅致远”的校训,凝练“北开精神”。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使用信息平台,通过虚拟社区、虚拟博物馆、虚拟展览等形式推进系统文化建设,创建团结、向上、包容的系统文化;推进校园学习文化建设,增强学生对开放大学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完善和推广应用学校形象识别系统,在校内公共场所建设体现学校特色的文化设施和人文景观。积极联系媒体,宣传学校办学理念和宗旨,办好一报一刊。加强开放大学形象建设和宣传,提高开放大学在学生心目中的信赖感和社会上的认可度与美誉度。建好用好管好学校和各部门的网站以及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将网络和新媒体建设成为弘扬校园文化的新阵地。

十是实施师生幸福保障工程,建设和谐幸福精神家园。

以师生为本,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教风和学风。努力将北京开放大学建设成为尊师重教、爱生助学、师生互助,追求健康生活的精神家园,建设成为崇尚学习、诚信可靠、充满活力、安全稳定的和谐学校。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完善“有支持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让学习者能够有效获得实现自身职业发展理想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进一步增强奖学金的激励作用,培养一大批思想上进、品学兼优、身心健康的高素质学生,为全体学生树立榜样。逐步扩大助学金的覆盖范围,向特殊需求群体和困难学生延伸。

为教职工的教书育人和自身发展构建良好的人文环境,不断改善学校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使广大教职工从学校发展中受益。设立教师成长专项资金,为教师参加学术交流、教学研究、专业实践等活动提供资助。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在教书育人等方面表现突出的优秀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关心师生心理健康,打造一支德才兼备、身心健康的教职工队伍。举办公益活动,创建健康、包容、关怀的工作氛围。在政治上、思想上、感情上、生活上关心关爱离退休老同志,带着责任和感情做好离退休工作,让老同志分享到学校发展的成果。

同志们,57年前,北京电视大学成立,聚集优质教育资源实施开放办学,深受社会和广大市民的欢迎,创办以来,一代代教职工自强不息、锐意进取,圆满完成了学历补偿教育的历史使命。57年后的今天,在政府主导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背景下,北京开放大学应运而生,又肩负起服务首都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新的历史使命。

同志们,办好北京开放大学,是我校全体党员、干部、教职工的共同期待和心愿,更是党和政府赋予我们的光荣历史使命。北京开放大学正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目标已经明确,任务更加繁重,美好的前景需要我们共同去创造。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的正确领导下,不忘初心,凝心聚力,继续前行,担当使命,振奋精神,改革创新,深入实施“一五一十”发展战略,为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首都人民满意”的北京开放大学而努力奋斗,为北京学习型城市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